在云南西部横断山脉的深处,有一个特殊的村落。
70多户人家中,住着着200多个村民,都是白族或傈傈族人。
(资料图)
而这些村民,全都是些孩子。最大的有14岁,最小的,也不过才6岁。
从住进这个村子的那一天起,孩子们无论几岁,所有的一切都得自己料理。
除了日常的学习外,小村民们还需要生火做饭、打水洗衣。
每一个孩子都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有条不紊地操持着一切。
//////////////
学校门前的“学生村”
这便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天灯村里的“学生村”。
和寻常村落不同,学生村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村落,它仅仅是天灯村的一部分。
而这里之所以能成为天灯村最大的聚落,仅仅是因为孩子们需要上学。
就在“学生村”附近的,始建于1949年的天灯中心完全小学,是方圆168平方公里内唯一的一所小学学校。
孩子们长年居住在这里,为的是完成他们小学6年的学业。
由于山路崎岖难行,孩子们想要来到这所唯一的小学上课,往往都需要走上十多公里的山路。
住校,成为了孩子们上学唯一的选择。
可当时的学校经费并不充足,无法为学生修建住校宿舍。
于是,不少孩子的家长便在学校前的空地上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座座可供食宿的木楞房。
直至1998年魏星导演的纪录片《学生村》播出时,这一座颇具规模的学生村落,已有30多年的历史。
一批又一批到了学龄的孩子住进小木屋,也有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学校老师的殷勤教导下考进县城的初中,离开这座生活了6年的学生村,去到了更好的远方。
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或许,便是这座“学生村”存在的意义。
//////////////
生活很苦,但很乐观
“一个‘村’全是孩子,而孩子们都拥有极强的自主能力。”这便是魏星初次来到学生村最初的印象。
而孩子们对魏星的印象,则是新奇。因为通往横断山脉深处的道路实在太过难走,加上早年前就开始封山育林,几乎没有外人来过。
魏星在此与孩子们相处了一个月,这才拿起摄像机把上世纪90年代的学生村记录下来。
直到《学生村》这一纪录片在1998年的云南卫视广受关注,天灯完小门前的学生村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因为只是给孩子们搭建的食宿房,村子里早年并不通电,唯一一部与父母联络的电话,也经常因为大风而时常断线。
若是孩子们想要晚上学习,也只能暂且凭着燃烧松油来作为灯火。
或许是知道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这里的孩子读书都异常刻苦。
不仅是入夜燃火看书,甚至是挖防风挣钱之后,唯一想买的,便是一本新华字典。
水在这里亦是稀缺。虽然山脚下便是澜沧江,但由于早年伐木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时,孩子们不得不到远在3公里外的山下取水。
水总要计划着用,难以洗衣服、洗澡是常有的事。
同样要纳入计划的,是每周要走上四五个小时,从家里背回来的米和蔬菜。
孩子们每天上午10点,上完第二节课后,才开始做早饭,早午饭便当作一餐;到了傍晚6点,才算到了晚饭时间。
正在长身体的他们,为了节约家里本就不多的米粮,也为了腾出更多时间上课,一天只吃两顿饭。
而这些,都是这些尚未成年的小孩子们,独立在完成的事情。
生活很苦,但他们很乐观。
//////////////
别了,学生村
随着纪录片的大火,学生村的孩子们得到了许多社会的关注,不少孩子得到了捐赠和赞助。
学校也得到了爱心企业的捐资,盖起了一栋宿舍楼,解决了学生住宿的问题。
到了2011年,当地政府重新修建了诺苗及高新两条公路,整个天灯村的通村公路也被重新翻修。
曾经40多公里的山路,需要花上6个多小时。如今再走这40公里路,也只需要1个小时。
2015年,天灯小学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都再度重建,营养餐日益普及,崭新的课桌椅、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都随着教学楼的重建而进入天灯小学。
老师和孩子们再也不用在破旧的木楞房里上课,也不需要在大伙房里每个人都在烧柴做饭,更不用在黑暗的夜晚里点着松油看书,现在天灯小学的孩子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而门前那些曾经70多户的小木屋,如今已被拆除得只剩下七八间房,用来纪念当年的历史。
那些住过小木屋的,独立的孩子们早已经长大成人,如今的小木屋住着的,是前来陪读的孩子的家长们。
虽然木屋所剩无几,环境也在越变越好,但没有人忘记过当年孩子们的苦读。
天灯小学的老师们也时不时会将纪录片重新播放给正在上学的孩子们,用学生村过往的事迹,继续激励着孩子们读书……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参考:
《中青报:一个纪录片人与一个『学生村』》
《当年的云龙天灯“学生村”,如今竟成了这般模样!》
《云龙 | 别了,那些在“学生村”求学的日子》
-END-
新县志,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